
2025年,当全球企业还在争论办公室是否会消亡时,波兰华沙中央大厦550平方米的空间里,Fresha办公室正用设计给出答案——这个全球最大美容健康预约平台的欧洲研发中心,通过色彩心理学与功能分区的精准配比,让办公空间成为品牌价值观的立体载体。SAAN Architekci设计团队将美容行业的活力美学与科技公司的协作基因注入历史建筑,创造出一个既满足混合办公需求,又能激发创意的「第三空间」。
品牌基因与空间叙事的双向解码
走进Fresha华沙办公室的第一眼,你会被两种视觉语言的碰撞所震撼:裸露的混凝土天花板与管线构成loft工业风的粗犷骨架,而会议桌上方垂落的蕨类植物、霓虹灯牌上「Make it happen」的标语,又注入亲生物设计的柔和灵魂。这种矛盾统一的美学,恰是Fresha商业模式的空间隐喻——作为连接消费者与美容商家的科技平台,它需要同时承载严谨的技术开发与感性的服务体验。
设计团队从品牌核心价值中提炼出三大关键词,并转化为可感知的空间策略:「现代」体现为极简线条的定制家具与镜面不锈钢装饰;「活力」通过石灰绿走廊、橙色会议室等色彩系统强化;「团队合作」则具象化为厨房岛台、Lounge区等协作连接节点。550平方米的空间被精确划分成7个功能模块,每个区域都对应特定的工作场景需求:
|
功能区域 |
面积占比 |
核心色彩 |
主要材质 |
功能定位 |
|---|---|---|---|---|
|
开放式工位 |
35% |
浅灰+白色 |
吸音天花板、乙烯基地板 |
专注工作 |
|
厨房&公共区 |
20% |
深蓝+原木色 |
木质岛台、悬挂绿植灯具 |
社交互动 |
|
会议室 |
15% |
橙色+灰色 |
玻璃隔断、隔音材料 |
创意碰撞 |
|
Lounge休闲区 |
12% |
黄色+黑色 |
绒布沙发、霓虹灯 |
非正式协作 |
|
电话亭 |
8% |
深灰 |
毛毡隔音板 |
私密通话 |
|
游戏室 |
7% |
多彩撞色 |
台球桌、桌上足球台 |
团队建设 |
|
走廊过渡区 |
3% |
石灰绿 |
环保乳胶漆 |
空间引导 |
这种灵活多元的布局,使得100人规模的团队能在专注模式与协作模式间无缝切换。正如SAAN Architekci创始人在采访中强调的:「我们要设计的不是容器,而是能促进行为发生的催化剂。」
色彩密码:从视觉刺激到行为引导
在Fresha办公室,色彩从来不是装饰性的点缀,而是功能导向的精确工具。当员工穿过石灰绿走廊进入个人工作区时,墙面色调会骤变为浅灰色——这种从高饱和度到低明度的过渡,是基于色彩心理学的注意力管理系统。神经科学研究表明,绿色能提升15%的创造力,而灰色环境下人的专注时长可延长28%,设计团队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这一转换的有效性。
最具戏剧性的色彩实验发生在会议室:头脑风暴室采用浓郁的橙色主调,搭配白色书写板墙面与黑色人体工学椅。这种组合源自对美容行业的色彩调研——橙色既能激发类似美容院的愉悦感,又能使团队讨论活跃度提升30%。而相邻的视频会议室则选用冷静的蓝色系,确保远程沟通时的情绪稳定性。
厨房区域的色彩碰撞堪称教科书级案例:深蓝色哑光橱柜与原木色岛台形成冷暖对比,上方悬挂的绿植灯具装置(由波兰本地花艺师定制)垂下的常春藤,在金属支架与暖光照射下投下斑驳光影。这个区域不仅承担用餐功能,更通过视觉焦点的设计成为全办公室的社交枢纽。员工调研显示,85%的非正式交流发生在这里,印证了「厨房是办公室心脏」的设计初衷。
材料叙事:历史建筑中的现代改造术
在1920年代建成的中央大厦内实现科技公司设计的愿景,意味着要解决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原始建筑的混凝土楼板承重限制,促使设计团队开发出轻量化解决方案:所有办公家具采用铝合金框架与蜂窝结构板材,单个工位重量控制在75kg以内;会议桌则创新使用碳纤维材料,既满足承重需求又呈现悬浮般的视觉效果。












声学处理是另一大技术突破。考虑到美容健康平台需要处理大量用户数据,隐私保护至关重要。设计团队在电话亭采用三层复合结构:外层毛毡吸音板、中层隔音棉、内层穿孔金属板,配合底部密封条,将噪音控制在35分贝以下。这种开放私密共生的设计哲学,同样体现在玻璃隔断的运用上——会议室采用双层夹胶玻璃,既保持空间通透感,又确保谈话私密性。
环保材料的选择贯穿始终。地面系统采用乙烯基地板(含20%再生材料),其耐磨系数达到商用级43级标准;天花板使用可回收矿棉吸音板,NRC(降噪系数)达到0.8;连地毯都选用了获得Greenguard认证的毛毡材质。这些选择不仅回应了Fresha的可持续发展承诺,更在历史建筑改造中实现了现代办公的技术标准。
行为设计:让协作自然发生
Fresha办公室最令人称道的,是将企业文化植入空间的每个细节。Lounge区的黄色绒布沙发特意选择低于膝盖高度的款式,这种「不舒适的舒适」设计,既允许短暂放松,又避免长时间躺卧;厨房岛台的高度被精确设定为95cm,比标准餐桌高出5cm,促使人们站立交流,加快社交节奏。








混合办公的需求催生了诸多巧思:开放式工位配备可升降桌(调节范围65-120cm),满足站姿办公需求;储物柜采用电子锁系统,支持弹性工位制;甚至电源插座都设计为地面嵌入式,方便灵活调整座位布局。这些人体工学细节背后,是对员工行为数据的长期追踪——设计团队在试运行阶段安装了空间使用传感器,根据实际占用率不断优化布局。
游戏室的设计暗藏心机:巨大的落地窗将华沙文化科学宫全景框入室内,这种视觉特权使其成为最受欢迎的区域。当员工在此进行桌上足球比赛或观看电影时,非正式的交流自然发生。正如一位工程师反馈:「我们80%的技术难题,都是在台球桌旁讨论解决的。」这种协作连接的魔力,正是传统办公室所缺失的关键要素。
历史与未来的对话:老建筑里的新办公革命
站在华沙中央大厦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百年建筑群与室内的现代办公室设计交相辉映,你会理解这个项目最深层的意义——它证明了无论技术如何迭代,物理空间依然是企业文化的终极载体。Fresha华沙办公室用550平方米的实践表明:当色彩与功能达到完美平衡时,办公室可以超越工作场所的定义,成为激发灵感、凝聚团队的第三家园。
这个项目留给行业的启示是多维度的:对于科技公司,它展示了如何用亲生物设计缓解数字疲劳;对于美容健康企业,它示范了如何将服务美学转化为空间语言;而对于所有面临混合办公挑战的组织,它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空间解决方案。正如SAAN Architekci在项目总结中写道:「最好的设计是让你感觉不到设计的存在,却能自然引导你做出正确的行为。」
在这个被数字化重构的时代,Fresha华沙办公室提醒我们:真正的创新空间,永远以人为本。当阳光透过玻璃隔断洒在橙色会议桌上,当绿植在金属支架间舒展枝叶,当员工在深蓝色厨房岛台旁分享早餐——这些真实可感的瞬间,正是功能与美学最动人的共生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