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江肌理遇见极简办公 HANGOUT恒聚武汉空间藏着老钱派的新玩法?
地址:中国 武汉
面积:5,480 平方
关键词:办公家具,办公环境,定制家具,联合办公,武汉江城印象、网红景观、自然光线、黄褐色、极简、中式茶桌
2024 年,当恒隆广场在武汉中心城区落下「HANGOUT 恒聚」的棋子时,没人想到这个定位高端联合办公的空间会在一年后因设计火出圈。这座 5,480 平方米的商务空间,硬是把长江的黄褐色波涛、龟山的铁锈红岩层搬进了办公室,让「性格爽利」的武汉人第一次在格子间里读懂了「大江大湖的浪漫」。
老钱底盘长出新商务基因
恒隆广场的「老钱」标签在武汉商界几乎无人不晓——作为城市高端商业体的代表,它的每一次动作都自带「低调奢华」的滤镜。但这次,「HANGOUT 恒聚」却玩起了「在地化叙事」:没有堆砌昂贵石材,反而把长江冲刷千年的沙色、铁锈红、黄褐色揉进了空间肌理。
「我们想让商务人士在谈判时,一抬头就能看见武汉的底色。」恒隆广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这种「反奢华」的设计逻辑,恰恰击中了新商务人群的痛点:当标准化联合办公空间泛滥成灾,办公环境的「独特记忆点」正在成为企业选址的隐形门槛。
长江色系如何重构办公美学?
走进「HANGOUT 恒聚」的瞬间,最冲击视觉的是那片贯穿整个空间的「江水色带」——从入口处的浅沙色前台,到开放式办公区的黄褐色地毯,再到私密会议室的铁锈红墙面,三种色调像长江水流般自然过渡。设计师团队透露,这些颜色并非凭空想象,而是采集了长江武汉段不同季节的河床样本,「连饱和度都严格对应枯水期与丰水期的变化」。
自然光线的运用更堪称「教科书级」。空间西侧整面落地窗将江景框成动态画卷,上午的阳光透过定制百叶帘在地面投下「波光粼粼」的光影,下午则斜照在极简风格的办公桌面上,让电脑屏幕反光问题迎刃而解。「我们拆掉了 12 堵非承重墙,就是为了让光线能穿透每个角落。」项目工程师的语气里带着骄傲。
最让人意外的是藏在茶水间旁的「江景茶席」:一张长 3.6 米的中式茶桌,桌面用武汉本地青石打磨,边缘故意保留「水蚀感」,搭配黄褐色皮质座椅,既符合商务接待的正式感,又暗合武汉人「泡茶谈事」的社交习惯。这个角落如今已成租户口中的「网红景观」,不少人专门带着客户来此签约。



















定制家具藏着「功能美学」密码
「HANGOUT 恒聚」的办公家具几乎全是「非标定制」。开放式工位的办公桌采用「前低后高」设计,前半部分留空 15 厘米放腿,后半部分加装隐藏式走线槽,桌面线条干净得像块切割后的砂岩。更贴心的是定制家具的「城市细节」:会议椅的金属脚架做成了长江大桥的桁架结构,储物柜的把手则复刻了古琴台的飞檐弧度。
功能性上,空间玩起了「刚柔并济」。既有能容纳 60 人的超大型会议室,配备同声传译设备和可升降投影幕,满足大型路演需求;也有散布在角落的「胶囊办公舱」,磨砂玻璃门一拉就能隔绝外界,适合需要专注的独立工作者。「我们统计过,租户平均每周使用 3 次大型会议室,但 80% 的时间都耗在这些小空间里。」运营经理笑着说。
联合办公的「武汉答案」
当北上广深的联合办公还在比拼「智能设备」和「社群活动」时,「HANGOUT 恒聚」用「在地文化+功能美学」的组合拳打出了差异化。数据显示,自今年初开放预订以来,其出租率已达 8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入驻企业中不乏金融、设计等对办公环境要求苛刻的领域。






或许,这正是老钱派的高明之处:不追风口,而是把城市的底蕴变成空间的竞争力。当长江的黄褐色成为格子间的主色调,当「江城印象」不再是旅游宣传语,「HANGOUT 恒聚」其实在回答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商务空间同质化的今天,能让人记住的从来不是多先进的设备,而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城市归属感」。
下次路过武汉恒隆广场,如果看到有人举着手机对着办公楼拍照,别惊讶——毕竟,谁能拒绝在长江的「滤镜」里上班呢?